萍乡卫生职业学院“教学诊改年”实施方案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1-10-0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学院迎来首届毕业生,检验教学成果的一年。为进一步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等文件精神,学院将2021年定为“教学诊改年”,以确保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诊改工作”)系列文件精神,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大力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并完善学院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以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为抓手,构建我院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质量文化,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完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学院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进一步明确院内各类工作项目的质量标准,形成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履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二)建立诊改工作机制

基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建立各部门自主诊改、学院统筹核查的工作机制;建立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的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

 (三)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专业定位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专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专业(群)特色更加显著,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专业资源优化和共享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四)提升学院管理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院管理和教学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为学院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五)建设具有医卫康养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

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和质量标准,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将质量意识内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打造具有医疗、卫生、康养的特色现代质量文化。

三、工作组织

学院成立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委员会,下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办公室,全面推进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

(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委员会

主任委员:党委书记、院长

副主任委员:分管教学工作院领导(常务)、其他院领导

    员:各处室和二级学院负责人

工作职责:委员会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思想,全面部署,统筹安排,全面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审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审定诊断指标,实施改进;协调解决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审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诊断与改进工作建设成果。

(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办公室

  任:刘飞(兼)

副主任:温娟

  员:文检

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制订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学院各责任部门开展工作;学习研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理论内涵,搜集、编制诊改工作学习材料,组织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业务培训;协调学院各责任部门自主诊改,指导、检查、督导并督办诊改工作落实情况;收集推广各部门诊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编制工作简报;督促落实委员会议定事项,并向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实施步骤及重点工作任务

 首轮诊改实施步骤分为宣传发动、自主诊改、学院核查、省级复核、整改提高等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7月-2021年9月)

1.组织策划。起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方案,规划工作进程;明晰学院各部门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

2.学习培训。组织学习教育部、江西省关于诊改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学院诊改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明确部门、个人诊改工作方向、措施;邀请诊改专家进行专题报告,领会诊改精神,提高质量意识。

3.明确目标任务。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文件精神,研制学院发展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质量管理专项组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并据此制定本部门(专项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方案。

4.组建院内诊改骨干队伍。为提高诊改工作有效性,学院成立质量管理专项组,各部门成立本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并发挥各质量管理专项组和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在诊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培训机制和诊改实践,培养锻炼一支精干高效的诊改队伍,促进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自主诊改机制的不断完善。

 5.专题宣传。利用校园网、微信群等媒体进行诊改工作宣传,提高利益相关方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二)自主诊改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2月)

1.各部门自主诊改。各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根据本部门诊改工作方案,对照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诊断要素和诊改任务分配表,定期开展自我诊改工作,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自我诊改报告,并建立工作档案,各类佐证材料建档备查。

2.质量管理专项组指导诊改。各质量管理专项组依据诊改任务分配表和本组诊改方案,指导各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开展诊改工作,并对分配任务定期开展自我诊改,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自我诊改报告。

3.修订完善学院内部各级各类《管理制度》。

4.定期数据采集。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采集机制,并完相应时段的数据采集。

5.完成本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6.完成本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7.建立完善学院全方位、全过程、持续改进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三)学院核查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2月)

1.学院组织各质量管理专项组对各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的自我诊改情况进行核查,查找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并对诊改情况进行跟踪。各专项组将本次核查结果汇总形成诊改报告。

2.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办公室听取各工作专项组自我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情况汇报(必须包含相应的支撑佐证材料),并对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对不合格者限期整改直至通过。

3.质量管理办公室在各质量管理工作专项组和各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小组自我诊改报告基础上,形成学院层面诊改报告。

4.完成学院年度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5.撰写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四)省级复核阶段(待定)

1.质量管理办公室制订迎接复核工作方案,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委员会监督、协调各质量管理专项组具体落实。

 2.做好专家接待工作,按要求准备各类抽样复核材料。

(五)整改提高阶段(复核后三个月)

1.根据专家组的复核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2.认真组织实施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报告省教育厅。

3.对诊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改工作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部门应从“质量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高度重视诊改工作,明确自身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密切关联和影响制约,对自身工作和本单位职责内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和改进,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改革创新

各部门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员工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认真分析自身工作差距以及与相关部门工作配合协作存在的问题,对所有可能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必须发现一个研究解决一个,问题原因指向哪里就改到哪里。

(三)注重数据支撑

各部门应树立“大数据”理念,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深入挖掘内部数据需求,利用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加强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应用。

  (四)追求诊改实效

为体现诊改工作实效性,学院将诊改工作任务与各部门及个人日常工作相结合,建立日常工作考核机制,诊改结果直接与单位和个人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完善奖惩制度。

(五)强化督导调度

学院诊改办要加强统筹协调、监督检查,适时召开调度会,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诊改工作有序进行、按时完成。如诊改不力,故意推诿不作为的,对部门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追责,推动诊改工作持续推进。